教师资格证制度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标准的管理制度,在扩大教师供给、提升教师质量、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拓展了教师供给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从中小学教师录用标准开启学历文凭和教学合格证并存之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就打破了师范院校的单一供给模式,教师供给来源多元化。逐步完善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激励更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给予他们在公开招聘中平等竞争的机会,扩大了中小学队伍的数量供给,满足了基础教育普及发展需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为非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开创了标准化、规范化渠道,形成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同时成为潜在教师劳动力的状态。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毕业生报考中小学教师岗位。2020年,我国共有参与教师培养的院校696所,其中,师范院校207所,非师范院校489所。2019年,全国在校师范生共261.58万人,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生分别为128.00万人、133.58万人,培养规模接近1∶1。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共同举办师范教育的开放体系基本形成。调查数据显示,2006-2015年,我国平均每年聘用的中小学教师中,至少20%来自非师范类专业。作者使用一项纵向调查数据(CEPS)表明,在2015年随机抽样调查教师中,师范类专业毕业教师占92.01%,非师范类教师占7.99%。作者在2020年初开展的三万多中小学教师调查显示,师范类专业教师占82.5%,非师范类教师占17.5%。
(二)推进了教师聘用的标准化管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从“省考”升级为“国考”,教师质量更有保证。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在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改进考试内容,强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师学历标准、学科知识标准、实践标准和身心健康标准的统一,教师资格考试实现标准化管理。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小学教师中,96.9%的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在有资格证的教师中,资格证书签发的最早时间是1995年,且从教师资格证的国家试点之后,教师资格证的拥有率在上升。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管理,有助于缩减区域之间的教师质量差异。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提出了专业化要求,实现了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教师的统一标准化管理。2018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明确提出:“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2021年,国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从事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按照非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三)提升了教师职业认同感、岗位幸福感和社会荣誉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教学质量既受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更受其从教意愿、岗位认同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研究发现在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中,教师获得资格证书时间与教师岗位幸福感之间是二次方程关系,即呈现U型关系。年轻教师和任职20年以上老教师的岗位幸福感较高。2015年之后,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提升速度非常快,说明教师资格证实施“国考”制度之后,吸收了更多适合教师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优化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成就感和荣誉感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