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推行改善活动时,一定会遇到“谁来做”的问题。当然,有个万全的回答是,所有人都要参与。但是这个话等于没说。我们一定还是要有一个从无到有、或者说从有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还是要由人和组织来实现。
在全员生产维护(TPM)模式里,这个组织形式体现为支柱体系的建立,在六西格玛的模式下,就有黄带、绿带、黑带等的培养和认证以及认证所需要完成的小组项目。有些公司没有去搭建体系,而是采用短平快的方式,指派专门的负责人或者团队,带头组织大家讨论、识别改善机会、成立改善课题并付诸实施和跟进。
这些都是在组织方面,为了支持改善的推行所采取的种种形式。
本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在增设任何组织之前,我们更应该先去思考“为什么要做改善”和“如何去做改善”这样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我们该搭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该架构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我们的选择是否符合我们的目的和期望。
如果我们推行改善是因为这是“上头”的安排和要求,那么显然“上头”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是最能迎合上意的,在具体操作上呢,**能够把这事交给专人专办,没有专人那就找一个,内部找不到那就外部招一个。这样一来既能够体现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二来自己也不用劳心费力,做得好了是你的功劳,做不好了还可以甩锅给那个专门负责的人。
不用我说,你也看出来了这其中的敷衍了事。
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就难免会敷衍了事、推诿责任。
如果你是新官上任,要烧三把火,希望能够通过降本增效显示自己的业绩和价值,又或者是作为一个常年工作在一线的管理人员,对于积压的历史性问题实在是忍无可忍,深受其害,那么运动式的、集中一切兵力搞攻坚战式的打法,似乎是***的。各部门上上下下都要动员起来,每个部门都要派个代表,参与到运动中来,每个代表都要代表本部门提交三个改善课题,达到多少金额的收益。所有改善课题都要汇总到专人来监督跟进。让我们掀起改善运动的狂飙,翻腾起**浪费的巨浪,来一次大扫除式的冲击。
在这里我用了“似乎”两字,是因为运动式的好处是,它往往能够“立竿见影”,但是往往也是问题去了再来,火被扑灭了又起。运动一过,不出三个月或半年,一切恢复到运动前。
运动式的改善,往往不能持续,不能长效。
如果我们是想要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持续改善的体系呢?那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样的改善活动,是一种持续改善的体系。
持续改善的体系,应该具有一种持续性(废话),也就是说改善的活动不是一枪头的买卖,不是运动式的,今天改善完明天又再问题复发。持续改善的体系,还应该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内在的驱动力,赋予了改善活动以一种自发的、永动的能力,推动改善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不一定是细水,但也不是洪水,根本是要长流。
而要搭建这样一种自发、永动的改善体系,我们还是要回到“为什么要做改善”和“如何去做改善”这两个问题上。对于**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改善”的回答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搭建改善体系的紧迫性,让我们好好审视一下我们希望实现的隐性和显性的目的。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对建立持续改善体系的必要性的回答。如果你的答案是要追求一种短期效果和收益,那么短平快的打法显然要优于花时间和精力去搭建体系。如果你得到的答案,都指向建立一个持续的、带有自发性质的、能够不间断地推行实施改善的文化和系统,那么我们才值得好好花时间去进一步探讨,该如何去搭建这样的一个系统来做改善,该做些什么样的事情去实现我们的构想。
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我们再回到组织、流程和系统上,来看一下我们是否要增设实体上的组织,或是否需要在现有组织上做调整;我们需要搭建哪些流程,而这些流程是如何与“为什么要做改善”和“如何去做改善”挂钩的;我们需要引入什么样的信息化系统,而这些系统,又能对于我们推行的改善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我曾经拜访过一家生产制造集团公司。该公司的管理者在介绍公司现状时,非常骄傲自豪地声称他们花了大力气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同时,管理者也指出,老板,也就是公司的创始人兼**管理者,希望生产制造上面能够达成至少30-50%的降本增效。
企业管理者带我参观了工厂所有的生产线,并介绍了他们花了半年多时间、投资了很大一笔钱引入的MES系统,也就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我在现场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 我们当天和过往三个月,**的损失是什么?
2, 我们当前设备的效率是多少?当天生产**的问题是什么?
企业管理者叫来了生产制造的负责人,生产制造的负责人叫来了产线的负责人。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上面的问题。这让我对企业花了半年、投资了一大笔钱引进的MES的效用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如果这个系统无法及时为我们提供制造现场的相关数据,从而帮助我们控制生产过程、及时汇总并指出关键问题,那这个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什么呢?
而当我们谈论到现场拜访所看到的种种浪费和改善机会时,该企业的管理层也表达了想要予以改善的想法。而至于这个机制嘛,生产制造的负责人说,他们平时都很忙,**是能够成立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负责发现现场的问题,并分析研究找解决措施,从而能够实现改善、达成老板的期望。办公室主任发言,说老板对这个期望很高,希望我们能做到降本30-50%,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是你能帮我们出出主意。
那么大家口中的老板怎么说呢?老板说,我现在在思考如何打通经销商和门店的数据环节,这样门店和经销商那里有多少货,什么货卖得好,我们立刻就知道。现在这个流程需要太多人参与,太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如果环节打通,哪还要什么人做分析、做计划、做预测,我就找个高中生就可以搞定了,你们这些管理人员到时候就统统给我下岗。
你看,不同的人在思考改善的问题时,很容易就直奔要增加系统、增设组织上去,甚至在“为什么要做改善”和“如何去做改善”上,都没有达成一致,就先要增设实体。这不但带来了大家对改善的认知不一致,无法达成齐心协力的共识,也很容易导致虽然增设了实体,投资了钱引进了信息化系统,却做无用功的情况。
推行改善前,还是让我们先好好想一想。
文章内容声明: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整理发布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