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作为莆田的母亲河,一直流传着许多传说,为了一探木兰溪背后的“真面目”,7月13日,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情系木兰溪你我共守”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继寻访木兰陂之后,走进木兰村,探索木兰溪治理背后的故事。
跟随木兰村支部委员林金贵的脚步,实践队员来到木兰村附近堤坝,切实了解到,为了应对“洪水淹村”的状况,多年来木兰村特地将周围的堤坝重新修筑,提高堤坝的高度,使洪水不至于轻易淹没到村子里。并且为了更好的管理木兰溪,城厢区设立了河长制,河长需每个月巡一次河,负责组织**相应流域的保护管理工作。另外,木兰村也设立河道专管员职位,主要负责协助河长开展工作,对水质异常、垃圾倾倒、污水排放等现象及时报告。这些制度的建立,都对木兰村相关环境的治理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农田做的好好的,结果发洪水,作物全都被淹了,一点收成都没有,房子被淹,家禽也都被吓跑了,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下去。现在木兰溪经过治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能过上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这是木兰村一位七旬老人在接受实践队采访时说的话。二十年来木兰村深化拓展木兰溪流域的垃圾治理,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治水理念,致力于将木兰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林金贵带领实践队员参观钱四娘、李宏、僧人冯智日的纪念馆,并向实践队员介绍了钱四娘在莆田**建陂、李宏应朝廷招募来莆建陂、僧人冯智日用步丈量木兰陂的故事。听到这些故事,队员们深深地体会到前人建陂的艰难过程,纷纷感慨木兰陂建成不易。
一路上,实践队员向村民们分发别具木兰溪特色的专题明信片,明信片正面以木兰溪风景为背景,正上方印有“不要金山银山,只要绿水青山”等文字,把习总书记“不要金山银山,只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接地气的形式传递给村民。村民在响应的同时也表示将会借鉴木兰溪治理的历史经验,积极助力推进治水兴水的措施,努力建设美丽莆田。
信息工程学院记者团 王晓娜 周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