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户的增产秘密
来自新军屯镇新董庄的戴振旺,今年70岁,是当地最早的一批生姜种植户,别看老爷子年逾古稀,身板却相当硬朗,干起农活来不输壮年。二十多年来,不论生姜价格好坏,种植从未间断过,而且今年种植面积还加大到了20多亩,看着丰收在望的生姜,老爷子是喜上眉梢。
一聊到大姜,老爷子特别兴奋,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是地地道道的生姜种植带头人。
最早老爷子做点小生意,在当地走街串巷卖八角、花椒、大姜等烹饪佐料。那时候,也没有物流快递,进货需要骑自行车到天津去,来回一百多公里。时间长了,老爷子觉得生姜价格高,效益不错,而当地没有种植的,所以就学习种姜技术,开始在当地实验种植。据老爷子回忆,最早,产量只有两三千斤,到2005年之后,随着化肥的大量应用,不断总结技术,产量才开始逐渐增加,2010年左右,能种到八千来斤。
“呦,老爷子厉害,产量不低啊!”
“哈哈,那都是过去时了,你知道我们今年产量能有多少?”
“今年,我猜猜,嗯,一万两千斤?”
“这也是过去式了,去年我种的姜每亩实际就卖出了一万两千斤的产量。”
“是嘛,那咱今年产量到底得有多高?”
“实话告诉你吧,合作社今年准备举办‘姜状元大赛’,前两天的摸底测产活动中,咱合作社员李国东的大姜测出了近一万六千斤的产量,你说产量得有多高!”
“啊!真是老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这短短几年时间,在您和理事长的带头下,产量接近翻了一番,快给咱讲讲有啥诀窍?”
“哈哈,可别这么说,以前带大家种姜那些老法子行不通啦!别说你,我都觉得不可思议,虽说我种的时间长,可说起这么高的产量,原来想都不敢想啊!”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您别绕弯子啦!”
“实话跟你说,这两年大姜产量能提高的如此之快,‘启丰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两年跟合作社走下来,确实让社员开了眼界、学了技术、增了产量。他们运用的农九州‘三位一体’运营模式,统一购销,拓宽了销路,内部的那个信用合作,其实就是借款么,可帮了我不少忙。”
“是么?那您快讲讲这背后的精彩故事!”
问到这里,老爷子眼神里却流露出几分沉重,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老爷子沉思许久:“这话要从近几年的本地生姜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说起…”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从2005年大量应用化肥开始,这生姜的产量是一年年提高。可喜的背后却又出了新的问题,很多种植户发现再好的地,连续种个3-4年,这产量就不敢保证了,而且烂脖子、花皮病、癞皮病等一个个都找上门来,“种姜三年就换地”的做法,成为当地打不破的怪圈。
生姜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出现问题后,资金链也断了,老爷子急的四处寻求办法。
邻居老王头像往常一样提溜一瓶二锅头,又找老爷子下棋了。奇怪的是,老爷子屡战屡败,老王头生气了,“真没意思,你咋回事儿?愁眉苦脸的?有啥事儿?”本来也没心情下棋,正好借酒消愁,老爷子把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倒了出来。
俗话说:柳暗花明又一村!老王头听了老爷子的一顿叨叨,说“我也不懂这些,但是你可以找找咱村的那个启丰合作社能人。兴许他能帮你呀!”
第二天,老爷子一早就找到了合作社理事长郑康。“病急乱投医嘛,只要有人能出主意,我就听听。郑康是村干部,人好,还年轻,也干正事儿。你别说啊,还真是让老王头说对了,我就是找了郑康,才有今天。”
“我不是缺资金嘛,郑康说,合作社可以借呀!我的生姜不是出问题了嘛,他说,合作社可以帮着解决呀!他们合作社是村里规模比较大的,人们都评价不错,后来再三考虑,入股合作社以后,就让郑康一块儿帮着倒腾我的那些生姜,从合作社借了差不多2万,2万不多,但是真的是应急足够了。就着急想用这些钱购买化肥啥的。”
强将手下无弱兵,好的带头人,好的合作伙伴,是事业成功的根源。现在的启丰合作社运营机制完善,管理有序,听说还运用了农九州的那个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软件,满足社员、股金、进销存、财务、分红、合作社、联合社的基础管理等等,为合作社锦上添花。
据说“启丰合作社”,寓意为当地蔬菜种植户开启丰收之路!短短几年时间,理事长郑康发挥技术优势,连接多方资源,围绕种植户需求,为合作社员带来了一次次的惊喜,带着全村人走上致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