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是正版-**文艺出版社网站-中国文艺出版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方志的起源
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方志的起源,历代史、志学者众说不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从这几本书的体例和内容更近似方志而言的。认为方志应兼史、地之长。因此,清代方志学家洪亮吉在《澄城县志》序中说:“一方之志,始于《越绝》。”《越绝书》十五卷,为东汉袁康所撰,记述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地方(今浙江和江苏一部分地区)的历史沿革、城市建设、山川、人物、生产情况和风俗习惯等内容,与后世方志的体例、内容很相近。《吴越春秋》全书十五卷,为东汉赵烨撰,记吴越二国兴亡始末,今存十卷,前五卷叙吴,起自太伯,迄于夫差;后五卷记越,始于无余,终于勾践。《吴越春秋》只记人物,不载地理及都邑,就方志而论,虽比不上《越绝书》充实和周备,但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为此,范文澜认为东汉会稽郡人赵烨著《吴越春秋》,又有无名氏著《越绝书》,两书专记本地掌故,开方志的先例。《华阳国志》,晋常璩撰,全书十二卷,附录一卷,记述以巴蜀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地理沿革和历史变迁。对于政治、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记载尤为详尽。也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方志的前身。对此,谭其骧教授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史”与“志”不同,东汉的《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华阳国志》,与隋唐以后的地方志不同,是地方史。近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方志应当出现于秦汉统一的国家之后,它发端于《地记》。
(四)方志多源说
以上几种说法,都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故长期并存,但却互相排斥。笔者认为,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相当长时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方志就是由史、书、志、记、录、传、图、经等各种不同体裁的书籍,互相渗透和逐渐融合而来的一种特定体裁的著作。因此,方志并非起自一源,而是起自多源,我国的地方志是在历史的长江河中,从各方面收取源泉而逐步演化而来的。
.中国文艺出版社///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是正版-**文艺出版社网站-中国文艺出版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