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进行风险理,并建立费率浮动机制。 在上海,目前已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3保险公司具有主承保资格,这3机构已经分别牵头成立了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共保体。 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多方受益 裴光表示,在现行工程质量风险理制度的基础上,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有三方面的创新:一是替代物业保修金,为住宅工程提供了更加充足的风险保障。二是引入新型风险理机构,为住宅工程提供贯穿设计、施工、验收等全流程的风险控制服务,与监理单位共同成了住宅工程质量的“双保险”。三是引入保险公司社会服务功能,为中小业主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保险理赔服务和物业维修服务。 在引入IDI前,上海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理采取的是物业保修金制度,开发商需缴纳约住宅造价3%的物业保修金给政府相关门。 裴晓表示,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由建设单位投保。建设单位投保后,可以按《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理条例》的规定免予交纳物业保修金。据介绍,目前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基础费率仅在1.5%左右,低于保修金。 对于业主来说,房子的质量问题只有在使用中才能逐渐发现,购房者面临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