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灯光比较而言,电脑灯有非常多的优点,列举一些最为显著的: 1、电脑灯光设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数码信号DMX192信号进行控制,兼容性好,控制精确快速。 2、电脑灯光设备可预置编程程序,精确走位,自动控制,为使用者控制灯光系统提供极大的方便。 3、电脑灯光可实行实时控制,操作者可根据临场情况进行灵活控制,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好。 4、电脑灯色彩纯度高,颜色变化丰富,一般可达几十种,能极为**地为舞台渲色,而颜色由内置的镀膜色片提供,避免了传统灯具通过换色片换色的色彩失真和颜色种类少的缺点。 5、电脑灯的灯泡亮度全部实行线性调整,强弱变化的层次感好。灯泡寿命长达2000小时,避免了频繁更换灯泡的麻烦。 6、电脑灯图案丰富,通过三面棱镜控制,可以为舞台带来丰富的图案变化和多变的光束摆动,是传统灯无法做到的。 7、电脑灯频闪速度可调,1-10次/秒,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实行直观**的控制。 8、电脑灯普遍可实行X轴450°Y轴270°的移动,能将光束投射到动感听音区任何一个角落,且移动速度快。 9、电脑灯具备自动光电侦测归零,很好地保证了系统的同步性,使得灯光系统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以上只是电脑灯光与传统灯光设备比较的部分优势,但电脑灯光也有有待提高的地方,比如灯泡亮度(传统灯只需加大功率的灯泡即可,电脑灯则要使用更先进的电机和镀色片以及镜面等元器件并解决散热问题才能将亮度提供少许)。 固定式电脑灯: 固定式电脑灯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其投光角度一旦固定就不能随意改动,固定式电脑灯往往只有单纯的颜色变化,因此称其为变色电脑灯,简称变色灯。变色灯有聚光和柔光两种类型,从灯头出光口的直径大小进行区别;一般出光口凸出且直径小,这是聚光型变色灯;出光口为螺纹镜且直径稍大的为柔光变色灯。 固定式电脑变色灯一般主要作为舞台基础照明,取代传统常规灯具,可以安装任何的灯杆位置进行大面积的铺光效果。 按电脑效果分,可分为染色电脑灯、图案电脑灯和成像电脑灯三种。 早期戏剧曾有露天或半露天的演出史,都以日光为光源。但随着演出场所搬进室内或夜间演出,开始出现了舞台灯光。据文字记载,1102年后,中国北宋的汴梁,每逢元宵节都演出“百戏”,看台楼下用坊木垒成舞台,台两旁的垛楼上各挂灯球一枚,大有丈余,内燃椽烛,这是中国人造光源之始。16世纪欧洲如在室外夜间演出,则用浸过树脂的绳子制成篝灯作为光源。15~16世纪间,意大利布景师进行了色光照明的试验。17世纪初意大利人在演出中做过控制灯光骤暗的各种试验。而法国古典主义演出中也做过如何表现一昼夜时间变化的尝试。18世纪以来,演出时熄灭观众席场灯、只留舞台灯光,已形成惯例。1755年德累斯顿剧院演出歌剧《耶奥》时,舞台上点燃蜡烛达8000枝之多。19世纪以来,光源变化迅速。1808年伦敦兰心剧场首先用上了煤气灯。因为煤气灯可以利用管道统一控制并可有明暗变化从而得以推广。英国人H.德拉蒙特发明了石灰灯,在舞台上能产生类似日光或月光的光色。1870年英国使用了石灰灯作为追光,后又以油漆涂在石灰灯的玻璃罩上获得色光效应。1846年巴黎歌剧院**次使用电弧光源,后又利用电弧光制作出彩色丝绸滤光片并创造了用5个连续的灯光变化来表现从日落至日出全过程的舞台形象。20世纪初,钨丝灯泡问世后,为舞台提供了发光集中的聚光灯,并为表现舞台空间、创造舞台气氛提供了有利条件。调光器的发明,灯光系统的统一管理以及滤色片的使用,都加强了舞台灯光的表现力。1920年意大利人M.佛尔吐尼设计了一种柔光光线反射系统,利用从丝织品上反射出来的电弧光源来摹拟自然界的光色表现天空的幻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