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和一位官员闲聊教育的话题时,该官员说:“中国目前没有普及高校教育的能力。”我说:“如果中国目前暂时无法普及高校教育,那么可否扩宽普通高校对公民受高校教育的义务?知名高校的资源也许是有限的,但也应该针对偏科严重、考试成绩差、家庭条件差而导致无法读高校的学子们,满足他们想要读高校的权利,这才是减少官员们口中经常说的中国人素质不高,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既然外国的高校哪怕是社会人士想要再读书充电,就可以不用付出多少代价重返校园,为什么我们不能注重下这种教育模式呢?”当然,这只是闲谈,不具备任何执行性,我认为至少十年之内这种模式不会有推进。
新闻事件
事件一、华商报11月6日报道西安某高校开设了一门“青春无悔课”,要求女生填写承诺卡,宣誓拒绝婚前性行为,婚后拒绝婚外性行为。对此有同学反对,称没有人有权力站在道德制高点**我进行宣誓,有学子表示理解学校但认为做法非常out,也有人赞同。
事件二、澎湃新闻: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方案还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
事件评论
第二,教育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平等精神,在这个问题上,最关键的是农村学校不要再盲目的撤销,造成农村学子上学难、上学成本加大的窘状。在教育平等中要着重实现“绝不放弃学习差的学生”,将不以分数论英雄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去教育“GDP”——升学率,迎回教书育人,有教无类这样正确的教育理念。
第三,教育去竞争化,以学习为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以竞争为教育的目的。从我上学的经历来看,学习本身的意义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谁是差生,谁是好生,我们又不是科举时代,我们又不是培养学生将来必须要做官,反而是应该鼓励学生们毕业了少去官场,而是更多的为我们的社会开拓多元化的领域。我们的学生大多将来是要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当教育沦为一种竞争,学习就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包袱。
第四,以培养独立人格,自由思考的人才为教育**目标。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没有自由思考能力的人是可怕的,一群没有独立人格和没有自由思考能力的人则是让一个民族的危机。一个人没有从知识中学会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许只是这个人悲惨的人生,但一群人没有从知识中学会分辨是非的能力,那么这群人怎么可能去做民族复兴的事呢?我们的教育方式需要根本性改变。
以上四点不是什么指导思想,只是教育本身应该有的光辉,其实对于我们90后这代人来说,虽然也没有这些教育光辉,大多数都是半瓶晃荡的毕业生,但骨子里早已是没有顺从的劣性根,反正你也无法教育出更多的顺民,倒不是坦坦荡荡的让以后的学子们可以真正的享受学习的乐趣,习惯化思考的意义,这样虽然依然不是顺民,但却不再是半瓶晃荡的国人,于国家于民族都是幸事。我们还纠结我们为什么得诺贝尔奖的人这么少?你只要给了土壤,我泱泱中华岂会都是庸庸碌碌之辈?总之我是不相信的。
http://shdx.01ny.cn
http://shdx.01ny.cn/kunshan/
http://shdx.01ny.cn/lylx/
http://shdx.01ny.cn/mtbd/
http://shdx.01ny.cn/ssrd/
http://shdx.01ny.cn/tsjs/
http://shdx.01ny.cn/xjjs/
http://shdx.01ny.cn/yygs/
http://shdx.01ny.cn/zj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