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物料需求计划MRP在美国发展起来了。MRP使用物料单将对系统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展开为对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在考虑现有存储和生产提前期的前提下,下达制造或采购计划。MRP的应用使制造系统的生产管理系统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尔后,增加了能力平衡、成本核算、账务管理、订货管理等功能后,MRP又进一步发展为对企业制造资源进行**管理的制造资源计划,称为MRPII。
MRPII是西方制造管理技术的精华,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问题的根源在于MRPII系统以现行系统的参数为依据来计划未来系统的运行状况,但是实际系统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从而造成了系统的“神经质”,即易变性。要克服“神经质”就不得不在计划的执行层对计划进行调整,可这样又势必失支了计划所必要的权威性。可以说,当前对MRPII的责难根源都在于此。
科学的生产管理系统是制造系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的计划管理和生产存储的控制。
生产计划管理是根据客户的订货或市场的需求,在考虑企业总体利益合理利用制造系统的资源的前提下,编制企业的生产计划,并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生产存储控制是对生产计划执行过程的管理,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生产的节奏,降低不必要的存储,并保证生产计划的按期完成。一般说来,生产存储控制是生产计划的下层执行机构,它的控制对象是制造过程的某个局部,如一个车间或一道工序,它不与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生产计划是对制造过程的前馈控制,它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接口。控制系统中的存储由原材料存储、在制品存储和产成品存储三个部分构成。这三类存储分别起着调节原料供应与制造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工序之间、制造系统与产品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的作用。
生产管理系统APS提供丰富、开放的数据接口,可与各种主流ERP、MES及MRRII系统集成使用,实现无缝连接。互过程中,考虑到数据的差异性和安全性,生产管理系统不直接操作外部系统的数据库,而是通过中间数据转换接口进行交互,确保了外部系统数据的独立性、安全性,从而避免了潜在的数据风险。同时,对于不同的外部系统,不同的数据结构,支持用户自定义数据转换机制和转换规则,确保了生产管理系统广泛的适用性,易于其他外部系统集成。
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排程结果的准确性,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了完备的数据校验机制,实现了强大的数据容错功能。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对数据误差自动进行合理修正。
如果您在生产管理系统软件选购、实施、维护等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欢迎联系乾元坤和软件开发技术工程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联系方式:010-51246210 010-81059968。
http://www.qykh2009.com/prodetail_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