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都有这样的感受: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效果不明显,老板不满意,员工不待见,深深的自我怀疑.......
为什么精益生产实现起来这么难?答案在于“大多数人都不想改变”。可能是老板不想改变,担心员工离职;也可能是中层不想改变,觉得事情多了那么多,烦死了。可能是基层员工不想改变吧,觉得太折腾。当然,“大多数人不想改变”是一种现象。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就会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
1.不理解也不认同
这是思想上的原因。因为目前对精益生产了解的人并不多,也就无从谈起了解和认可。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的精益方法去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增加人们对精益的了解,进而不断加强对精益的理解和认同。具体方式是先宣传精益的效果,让大家知道精益是一个能给个人和企业都带来好处的好东西;那么,结合我们自己的企业,给大家看几个案例。精益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什么?眼见为实。然后,继续做这两件事,大家的认识、理解、认同就会逐渐形成。
2.不会使用工具
这是操作上的原因。如果你不会使用工具,人们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显然会影响精益实现的积极性。比如生产主管想提高产线平衡率,但不清楚怎么做;工程师想提高生产线的柔性,却不知道如何缩短换模时间;一线工人想降低自己工序的不良率,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都是关于工具的应用。
怎么处理?当然,这是我们精益从业者的特长。教他们工具,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不拖泥带水,就这么简单自然。当他们能够使用工具并真正做出改进的时候,就会对精益有更深的理解。说白了,这不仅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也给公司带来了更好的效果。**的收获是员工能力的提升和成长。
3.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是利益层面的原因。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可以理解。人总是要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自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他们。对于精益在企业中的实施,也很可能会因为改革完善而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效率提高后,部门会减少;浪费的时间**后,人员负荷增加;质量提升后,流程控制更加细致,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化解?其实了解精益本质的朋友应该知道精益并不是牺牲一方面来获得另外一方面,精益是双赢。它不仅追求**的结果,也追求**的过程,因为过程决定结果。所以具体做法是共享改进的成果,让企业和员工共享改进的成果,形成良性的闭环。
资讯来源:https://www.leanchina.cn/jyscglnews/44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