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地王收割机”信达,如今低调换帅赵立民,低调甩卖资产……为“地王”所累的信达,如何再高调?
昔日地王收割机
大家都知道,央企很有钱。
而在信达地产“高光”的那些年,它就是钱本身。
2006年时,信达地产借壳上市,经过一段时期的低调,信达于2015年开始了聚光灯下表演。原本主攻二三线城市的它,开启了接二连三的“地王”制造之旅。
2015年6月,在广州天河区广日电梯旧厂土地拍卖会上,当幻灯片上打出了土地竞得者的名字,众人还在面面相觑:信达是谁?没多久,信达,就让所有人记住了它。
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一年间,信达地产以单独或联合体的形式,共拿下7个“地王”,且均为“虎口夺食”的逆袭之作。其中有4个地块的总价超过40亿,3个地块的单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
其中,最为精彩激烈的莫过于2016年5月27日下午的杭州滨江区奥体单元地块的争夺之战。这个吸引了17个竞拍者报名的地块,起价62.86亿元,仅经过4轮价格就跳涨至95亿元。起初,与万科联手的信达,并不做声,由着招商-新城联合体、龙湖、融信一路争抢并将价格打至逼近120亿之后,候场已久的万科—信达联合体突然出手,不断加价,**以123.18亿元总价、楼面价21575.78元/平方米竞得该地块,比起拍价高了60个亿!
这块地之所以引入注目,是因为,这块地是2016年全国总价“地王”。但肯快,万科退出,留下信达独享“地王”。
登顶全国总价“地王”之后,信达并没有停下收割的步伐。
时隔4天的2016年6月1日,信达转场上海再制造“地王”,在外环外以58.05亿的代价拿地,溢价率超300%。再一次展示了它的激进。
2017年,12月,信达地产又以43亿元的总价夺得合肥包河“地王”。
据统计,2015-2017年这三年,信达花了440亿八夺地王,妥妥地“地王制造机”。
彼时,对信达来说,没有信达拿不下的地,只有信达想不想拿了。当时,业内甚至有人说,人类已经不能阻止信达拿地王了!
地王收割机的背后
业界普遍认为,信达的崛起,有赖于其母公司强大的资源。信达地产的实际控制方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是全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称四大AMC)之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个获准处置地产等非金融类资产的AMC,在房地产、能源等行业的不良资产包处置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地产,2009年,借壳“青鸟天桥”上市,中国建设银行分布于各省市的地产开发业务经整合后注入青鸟天桥这个“壳”而成为信达地产。
此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四家AMC相继成立之后合计接收的不良贷款达1.4万亿,方式是财政部向每家注资100亿元,并担保他们从央行获得6041亿元贷款。
从2014年开始,四大AMC积极筹划商业运作,至2010年完成了**商业化转型,房地产则是它们商业布局的重点领域。
如此,我们也就很清楚的知道了信达为何能在土地市场所向披靡,挥金如土,屡屡斩获“地王”。
而信达之所以选在的2015年下半年开始发力,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2010年国资委发布但迟迟未执行的“退房令”有了新动态,即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央企之间地产业务将面临大重组。为了在新一轮重组中不被吃掉,信达地产等央企为自身获得继续开展房地产业务增加筹码,不得不疯狂举牌地王,一方面是做大规模,另一方面是获取高价地做高成本,彻底打消那些主业为地产的央企吃掉自己的积极性。
其二是,2014年完成上市的中国信达,确定了“金融地产”的战略,成立了投融资部以及重点运作的地产基金。在资产配置时,能够承载大量资金投入的房地产,无疑是中国信达的**选择了。因为,自2015年期,信达疯狂争夺地王,也是为了完成母公司中国信达的资产配置需求,赚不赚钱显然不重要了。
地王之殇
尽管在信达地产获取的8个“地王”项目中,有6个引入了合作方,但这并不代表“地王”的资金压力大大减少了。
2019年年报显示,信达地产新增储备计容规划建筑面积89.5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23.15万平方米,代建项目54.52万平方米。在百强房企中,土地储备低于500万平方米的并不多。
尽管信达地产的解释是:公司将依托中国信达资源优势,加强集团协同联动,紧抓协同拓展、企业并购、监管代建等业务机会,丰富公司业务模式,扩大公司项目来源,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信达地产新增储备计容规划建筑面积仅约65.19万平方米,新增联建管理项目计容建筑面积约16.69万平方米。
外界的猜测纷纷,但论调基本一致:或因资金链承压导致放缓拿地节奏。
2017年财报显示,信达地产实现权益销售额224.71亿元,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40.44%。
2018年财报中,信达地产的权益销售合同金额为309.6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4.7%,并将2019年权益销售金额目标定为270亿元。
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金额265.58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金额81.06亿元,代建项目的销售金额为6.91亿元。这也意味着,2019年,信达地产不仅权益销售金额出现下滑,当年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2020年,信达地产下调签约销售目标额至170亿元。
连年下跌的销售额之外,信达还面临着居高不下的负债。尽管,近年来信达地产一直致力于减低负债,但从数据来看,公司的负债水平仍然不低。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信达地产的负债总额分别为618.86亿元、806.09亿元、758.45亿元、781.29亿元;其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92.04亿元、159.58亿元、131.51亿元、122.75亿元。
此外,信达地产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是逐年走低。与2017年相比,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仅为彼时的39.51%。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信达地产该指标数值分别为144.12亿元、70.61亿元、81.15亿元、56.94亿元。
负债居高不下、现金流承压的信达地产,也在前不久,出售了旗下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权及债权。此交易在为信达地产回笼了14.85亿元资金的同时,还为公司解决了14.52亿元的债权。
从昔日的“地王收割机”到如今甩卖资产,面对业绩下滑的信达地产,接棒者赵立民身上的担子显然不轻。
资讯来源:www.edij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