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爱心医院古冶中医课堂--解析什么是气滞血瘀
体质,是群体及其个体在先天禀赋及后天影响二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下,在生命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用于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3月26日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指出:目前,中医基本体质分型为9种,包括1种平和体质和8种偏颇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在饮食、进补方面均有不同的方法。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容易患什么病,决定了你的健康状态。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忧思过度,生活习惯也不好,经常熬夜不爱运动,所以这也几乎注定了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气滞血瘀的体质,这些人容易胸闷、急躁易怒。不仅对身体不好,还会间接影响家人和同事的情绪,有碍关系。所以,今天古冶中医-圣火爱心医院中医科就告诉大家什么是气滞血瘀?要怎么调理?
一、气能行血
首先大家要了解“气和血”之间有一层关系,就是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也就是中医讲的“气行血”。说白了,就是血要流动起来需要动力,而这个动力我们称为“气”。
我们都知道水的流动靠的是势能,血液的流动必然也需要某种力量。但是同样是液体,水和血不同的地方在于:水的流动靠势能,水往低处流。但是我们人体的血液主动力在心脏,血液被泵出去以后为什么又能自己流回来(心脏下面组织的静脉血回流,如下肢血液)、而且血由心脏往头上走,主要靠的就是气的推动。
二、气的简解
当然,这里有人会较真儿,说“气”没办法用仪器检查出来,是中医拿出来忽悠人的。
可是,我们能看得见“风”吗?我们看不见——我们都知道风的形成,但是每一股风的组成都是一样的吗?我们能通过观察树叶的飘动、云朵的飘动知道风来了,“风”只是我们给推动树叶、云朵动起来的动力所起的一个名字。
“气”也一样,是我们给身体里推动内部活力的动力取的名字,它是各种复杂物质、能量的统称。有个形容词叫“正气凛然”,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的时候,他身上的正气我们能摸得到、能用仪器检查得出来吗?但是我们能感知他身上正气的表现,我们把这些表现取了一个名字,统称“正气”。
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地球存在重力作用,但是为什么正常人的大便不会随时拉下来呢?因为有“气”的固摄——包括肛门括约肌的收缩使肛门紧闭等,这整个的现象、过程和结果我们称之为“气的固摄”。而有些人**(大便不干的那种),废很大的力也拉不出大便来—即使蹲下、按压腹部以增强腹内压力,而且有重力作用,但是大便就是不下来,我们称之为“气虚”——包括内部胃肠动力不足等等综合因素无法正常蠕动将大便排出。所以大家不必纠结什么仪器能不能检查得出来中医说的某些名词,没啥意义。
三、气滞血瘀
再说回“气滞血瘀”。“滞”就是停滞、不顺畅,比如“停滞”、“滞留”。气运行得不顺畅了、堵在某个地方了,就没办法给血的流动提供动力。如果没有气的推动,血的流动就会变慢、逐渐淤积,就像河床的泥沙一样:如果水流变慢,泥沙就容易沉积,最终导致了淤堵,进而形成一些有规律的病理现象,我们把这些现象统称为“瘀血”,比如舌暗、局部刺痛甚至剧痛等等。
四、保证气正常运行以避免气滞导致血瘀
为了保证血的正常运行、让人体正常代谢,我们就需要保持气的正常运行。古冶中医-圣火爱心医院中医科,告诉你保持气的正常运行的小窍门
1、适当运动
中医讲“久卧伤气”,经常懒动,人的气就动不起来,气动不起来自然血也动不起来(说白了就是现在所说的代谢,没有运动等需求,人的代谢自然会变慢、减少)。
2、保持心情舒畅
“怒则气乱”,生气容易使气运行混乱,我们常说“气不打(从)一处来”,你一生气,体内的气就乱了,一乱就没有了秩序、气运行得就不通畅了,就形成了气滞。
3、保护人体的阳气
因为“寒凝气滞”——寒冷的环境下气的流动就差了,其实阳气就是温暖的、促进人体正常代谢的能量、各种所谓的组织功能和环境。人在寒冷环境下会不愿意动,体内的各种物质也是一样——一杯冰水和一锅沸水哪个里面的分子物质活动更剧烈呢?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古冶中医-圣火爱心医院中医科从简单的层面、用简单的例子让大家明白“气”和“气滞血瘀”其实如果能明白这层简单的意思,就足够知道怎样养生、自己的气滞血瘀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了。古冶中医-圣火爱心医院中医科,希望今天的小课堂能对大家有所帮助!By tcwechat
资讯来源:古冶圣火养老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