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在企业管理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但真正理解精益生产的人却并不多,包括我们的企业,真正使用或推动"精益生产"在企业中实际运用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里天行健借助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生活中的统筹学-----烧水泡茶"案例来从多个维度分析精益生产在我们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从华罗庚的统筹学看精益生产:
办法甲:先做好准备工作,洗开水壶、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后,灌水,烧水,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洗净开水壶后,灌水,烧水.等水开了之后,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后,灌水,烧水.利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哪种办法节省时间?显然是办法丙,因为前两种办法都"窝工"了.
事实上,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条件:没有开水,没有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都是泡茶的先决条件.而烧开水,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
我们从以下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例:
(一)、从生产计划角度:
1、明确任务要求:明确任务要求简单来说就是确认订单,并明确订单要求.
(二)、现状分析:对现存的状况和任务进行匹配性分析;
而案例中对任务匹配性分析如下:"没有开水,开水壶、茶壶、茶杯都要洗,还需要准备茶叶"
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简单说来就是"订单评审"!订单评审分为:
A、技术能力现状匹配性分析:需要分析设备、模具、工艺文件等评估,案例中"泡茶喝"的技术
能力是能用现有的东西作"泡茶喝"这个动作的评估,现有的设备就是开水壶、茶壶、茶杯;
B、现有物料状况匹配性分析:就是扣库存、物料需求分析,案例中物料分析就是有茶叶;
C、生产能力状况匹配性分析:就是评估订单交货时间或周期,案例中提出了三种方案给出了时间;
(三)、产能分析:
案例中把整个任务要求详细分解了分步任务,还对每步的任务需要的时间做了预测:
假设洗开水壶需要1分钟,把水烧开需要10分钟,洗茶壶、茶杯需要2分钟,拿茶叶需要1分钟,而泡茶需要1分钟:
企业生产计划也需要对订单或任务进行分解,并对分解的任务进行作业时间预测,如果没有产能基数就无法回复订单交货期,否则总是出现延迟交货的现象.
所以想要提升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的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精益生产.
如需精益生产方面的定位及规划,请致电天行健咨询公司,针对您的需求,制定方案!
资讯来源:https://www.leanchina.cn/jyscglnews/35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