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在中国难道只是机器人吗?
STEAM其实是对基于标准化考试的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本质上来说,我们敢于让学生们犯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想法,让他们听到不同的观点。与考试相反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创造能够应用于真实生活的知识。所以STEAM教育不是在桌椅整齐的教室上课,而是在充满乐高、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技术、木板、锉刀、画笔、电线、电路板、芯片、3D打印机、以及各种奇怪教育科技产品的工作坊。
思考:中国现在新起的STEM教育又是什么情况呐?
目前国内一些机器人机构将机器人素质教育做成了机器人应试教育,将STEM课程做成了纯粹乐高搭建课程,表现在三方面:
【1】教育理念误导:使用乐高教具器材平台的“乐高”品牌旗号,恶意误导中国家长区别于教具器材的品牌而不是STEM教案本身,宣传乐高搭建课程,避谈STEAM教育课程才是教育的本源
【2】教学方式偏颇:老师做模型,教搭建,孩子亦步亦趋按步骤学搭建,孩子的课堂目标只有动手搭建,缺乏动脑探索,这违背STEM教育“动手动脑的探索式”教学宗旨。这在大课堂教学中尤其明显。基本上超过10个人的班级,一般老师就没有精力与能力去指导孩子探索,唯有学生模仿搭建,甚至老师干预搭建了。
【3】课程设计拔苗助长:过分强调结果呈现而忽视过程引导,违背STEM教育“畅流理论”。比如将6岁课程给4岁孩子上,搭建模型看起来会比同龄的宏大壮观,以结果取悦家长。但这样课程的难度是超越孩子年龄的实际思维认知能力,孩子的挑战性过大,挫折感过强,孩子自己无法动手和思维,只有模仿老师或者老师帮助搭建,才能完成结果搭建,长期以往,老师工作很累和压力很大,孩子的课程兴趣会下降和生厌。
真正的STEAM教育不只是机器人,要利用好人工智能等教育工具
现在的机器人教育已经不是为了教育的过程而去做引导,更多的教育培训让孩子学到结果,忽略了教育过程中的思考方式,这也是机器人教具产品的问题所在,目前国内外创新的儿童STEAM教育产品,有了很大的**与应用。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哈雷熊AR智能玩教
目前哈雷熊是国内**采用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打造的STEAM教育产品,目前在中国5000家幼儿园、小学在使用进行授课,哈雷熊旨在强调教育培养、思维构建的过程,哈雷熊再2017年12月份上线了新产品:哈雷画棒、哈雷英语、哈雷数学,专注于儿童思维训练、素质培养。
中国的教育形式应该结合美国STEAM,也要融合应试教育
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中,家长更关注孩子学习到的结果,而STEAM更强调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结合应试教育,应该打造出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真正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具备能力创造、激发黄金时期的潜能,又能在应试教育中具备良好结果,这是中国未来教育该去构建的教育体系。
津希教育集团STEAM教育课程融合国外STEAM教学理念,我们的研发人员研发出一套专属于中国的机器人STEAM教学体系,在注重产品趣味性的同时,注重硬件的多元化、产品的易用性及编程环境的易学性,旨在让孩子们通过STEAM课程,启动大脑思维,实现快速思考。
更多STEAM项目创业相关内容欢迎来电咨询津希教育集团
资讯来源:津希教育www.x-hop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