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堵漏防渗修缮工程设计概论
1.1通过实践人们逐渐认识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会受到地下水的侵蚀,其耐久性会受到影响。特别是浅层地下水受污染比较严重,而防水混凝土在抗等级S8时的渗透系数为5~8×10-8cm/s,所以,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的侵蚀破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防水等级为1、2级的工程,大多是比较重要,使用年限较长的工程,单靠用防水混凝土来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其效果是有限的,必须对此进行修补处理,修缮前对渗漏进行认真、仔细查勘。针对渗漏原因和部位,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1.2砼渗漏水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裂缝宽度和水头压力,一般裂缝宽度在0.1~0.2mm左右的静止状态的水头压力小于15~20m时,混凝土裂缝可以自愈。其现象为,当混凝土产生微裂缝时,砼体内的游离氢氧化钙一部分被溶出且浓度不断增大,转变成白色氢氧化钙结晶,地下室堵漏29_.jpg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CO2发生碳化作用,
形成白色碳酸钙结晶沉积在裂缝的内部和表面,后裂缝全部愈合,使渗漏水现象消失。基于混凝土这一特性,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绝大部分裂缝均受动荷载、大气温差、不均匀沉降及地下水位高低等各种因素都会导至产生裂缝,
继续扩张,导致贯通等变化现象。
为防止及阻止结构砼渗漏水,需结合现场渗漏情况及了解工程现场周边的地下工程情况,进行科学**地整治,以达到止水、防水目的。
第二项:压力灌浆堵漏程序地下室堵漏3.jpg
压力灌浆堵漏作用机理
2.1 灌浆法施工: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空腔,有控制的预留出口,借助专用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充盈,达到防水补强目的。
2.2. 灌注浆液操作流程:沿裂缝凿U型槽→埋没灌浆嘴、盒、管→封缝→密封检查→配制浆液→灌浆→封口处理→检查。
2.3裂缝灌浆堵漏程序如下:
2.3.1. 表面处理:采用灰刀、钢丝刷等工具,**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杂物等松散层;沿裂缝两侧40~50mm处擦洗干净。
2.3.2. 刻凿U形槽: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沿裂缝用钢钎凿成“U”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利于封缝来确定。凿槽时先沿裂缝两边沿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或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干净。
2.3.3. 埋没灌将嘴(盒、管):在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以及裂缝贯穿处,均埋设灌浆嘴(管或盒)。其间距:当缝宽小于1mm时为350~500mm;当裂缝大于1mm时,为500~1000mm。在一条裂缝上必须有进浆嘴、排气嘴、出浆嘴。
2.3.3.1. 埋设浆嘴方法:干裂缝先在灌浆嘴(盒、管)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2.3.4. 封缝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其封缝方法可分为:
2.3.4.1. 环氧树脂胶泥封缝。对于不凿槽的裂缝可用环氧树脂胶泥封闭。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左右、宽20~30mm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资讯来源:18118685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