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汽车的人都知道,万向节是汽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它的分类比较多,可以分为等速万向节和不等速万向节两大类。
等速万向节很早已经存在,最开始的是球式等速万向节,其创造性发展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美国,由一个叫William Whitney发明。其提出利用钢球和球形窝来代替轮齿传动,后来弧形滚道原理引导了整体式万向节的飞跃发展。但是,球式等速万向节还存在很多缺点。到了1923年,另一个叫Carl Weiss的人在继承了William Whitney思想的基础上,克服了“钢球的位置在同轴轨道上不确定”的缺点,开发了球叉式等速万向节,但是其带有自身的缺点:万向节的铰接角大约只有30°。
接着到了1927年,福特工程师Alfred Rzeppa为钢球导向采用了辅助控制装置,通过带有分度杆控制的球笼为钢球导向,这即是球笼式等速万向节。
在1933年,Bernard Stuber对球笼式等速万向节进行改进,使得内外滚道球心轨迹发生交叉,随后问世的Rzeppa万向节的铰接角达到45°。
每一个产品,都是由一代代先人的努力改进才会变得越来越完善,万向节也是如此。
资讯来源:
杭州重传汽车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