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铁花”到“水泥围栏大王”
1999年,“唐铁花”这个名字响遍了达州城,而两年后,水泥围栏的问世,更让他风光达城,成名央视。
1998年,唐明会偶然中,看到几个工匠在做铁护栏,看到如此呆板而单调的铁栏,做了好几年小本生意的唐明会有了一个突发奇想——为何不生产铁花栏杆?
在当时,内地几乎就没有销售铁花栏杆的,唐明会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也无经济实力,他明白做传统行业,自己根本无竞争优势可言。正在他冥思苦想,寻找一个行业中的一块空白市场时,铁艺栏杆让他眼前一亮。经多方打听,广州有铁花栏杆销售,唐明会立马赶到广州考察,发现铁花栏杆确实很结实,外观也很漂亮,于是引进技术,在达州做了起来。先是零星客户带动,口碑相传,客户们喜欢亲切地将唐明会与他的铁花栏杆事业组合起来称呼,于是“唐铁花”就问世了,一年后, “唐铁花”的名气传响在达州。但走过的这一年,铁花栏杆的弊端也让他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由于铁花栏杆容易被锈蚀,结构、色调单一,维护成本极高,而不锈钢围栏壁薄,易弯曲变形,光照刺眼,造成严重的光污染,小偷光顾几率也很高……面对种种问题,“唐铁花”想到了只能技术升级或产品转向。
2001年,唐明会在上海考察时,看到了一种具有欧式风格的围栏,采用模具与水泥翻制,时尚新潮,高雅气派。为了引进此技术,唐明会不惜重金挖了几个资深的技师到达州,开始了自己水泥围栏的创新研发。
但是上海来的师傅一技在身,来到达州就有许多不满。他们对60元/天的工资不满意,要求100元/天,而且盛气凌人,态度恶劣,这使唐明会很是恼火,但为了学习技术,不得不忍气吞声。自己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又结合实践,再从外地引进一些新技术,学各家技术,融现代风格,唐明会终于让技术得以完善。
要大力推广这种欧式围栏光有技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宣传,虽然在“唐铁花”时代唐明会积累了很多人脉,但这毕竟是新东西,要得到人们的认同,没有具说服力的权威认证,没人会买你的帐。于是,唐明会在开发经销售商的同时,想着借助建筑与设计方面的力量,让他的产品更**。他找到建筑设计院,把设计素材,一些相关的资料、光盘交给他们,让他们给予推广。这样,通过设计院很快他的产品就推到了各大建筑商中去,无论是设计外形、使用寿命还是水泥围栏本身的优越性都得到了用户良好的反馈。紧接着,一些小区、学校、花园、工厂……都愿与之合作,并得到了各大开发商、建筑商、经销商的肯定。唐明会又一次在达州塑造了“水泥围栏大王”的称号,并把产品、生产技术及设备搬上了央视。
资讯来源:
www.hog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