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规律运行之下的价格机制,价格波动是正常的,但不至于长期高于物品的基本价值、人们的正常需求与期望值。
那么,
汽车零配件市场是如何一种模样?就其零配件来源而言,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原厂”配件,该配件遵循授权经营制度,没有汽车厂商的授权,别想得到。这种渠道的单一性,给了汽车厂商强大的话语权,也为产品暴利埋下了伏笔。另外一种则是零配件生产企业自主生产的产品。
关键是,两种零配件来源并非互通互联,而是隔着高高的壁垒。**表现便是: “原厂”配件无法在授权经销商以外的市场流通,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也无法进入经销商的售后体系。
对于消费者而言,肯定希望使用“原厂”配件,但汽车4S店的零配件贵得吓人;如果选择相对较便宜的“自主产品”,一则质量不好保证。二则原厂配件的技术信息被汽车厂商垄断了,“自主产品”怎么帮你换?三则,装上不属于4S店的“自主产品”,汽车极有可能“脱保”。于是,消费者只好捏着鼻子在汽车4S店“挨宰”,有时还不得不接受“小病大治”的潜规则。
也由此,**汽车零配件暴利,有人指出,要打破“原厂配件”与“自主产品”之间的森严壁垒,引入市场竞争体制。但是如何引入?还应从制度上下力。目前,汽车厂商何以牛气冲天,敢于干预经销商零配件的销售价格,甚至不允许其对外销售?**的障碍还是授权经营制度。
汽车授权经营制度,明载于2005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活动”。当时考虑的问题是,“谁生产、谁负责”,为便于产品质量追溯,于是站在了生产企业一方进行立法,从而赋予了汽车厂商过多的权利,而少有约束。也因此,国外汽车厂商禁止汽车零部件流入除指定4S店外的其他流通环节,是“有法可依”的。
资讯来源:
http://www.ekin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