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发展商对品牌的理解似乎走入了误区,比如:品牌不能斗价,不能低价;品牌一定要高大上,才有销售利润。所以,发展商弄包装,编故事,打着品牌幌子,卖力实施市场区域保护、价格维护。这又有错吗?没错!但市场全国布局完也就几百家店,业绩难以**亿元级,为品牌的市场自我设限。
好了,谈谈身边我们最熟悉的手机吧。三星,光一年市场费用140多亿美元,新产品四六千当然贵,但一年后大幅降价可能还没人卖。小米,就二千来块甚至低于一千,却造就了无数小米迷。这些**的价格变动,会有损于品牌信誉吗?有辱于形象吗?没有吧。
错在哪?---发展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把品牌神化了。不对,是有意为之。为了便于进场而替终端设计高额销售利润,为此发展商制造了光环,编造了繁荣,却不知不觉走入了品牌的陷阱---发展商和终端商可能有利润却没有销售量,只是画地为牢。
隔热膜2000多品牌,正常吗?相当不正常,100个算是多的了;养护品牌也是数个没完没了。
那么,市场如此杂乱怎么办?最急需的就是价格洗牌!就那点科技,尤其好多产品都是难以直观体验、理性消费的产品,价格就应该回落,车主长时期无厘头高消费,不值。
谁来做价格屠夫?服务流通商!谁让利车主?连锁服务商。
这是市场必然趋势,当终端足够强大时。
但发展商打造品牌兼顾市场就要跳出陷阱,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细分市场,抢占份额;搭建运营后台,直接面对车主,多搞赠送体验的促销活动,多布市场渠道。这样,不仅反制终端,还能推动终端销售。
车价格都不断探底了,服务收费还在加码,反常。虽然店租、人工上涨,但市场竞争就是谁让车主让利谁发展。比如,隔热膜一二千,不超过五千,镀膜一千打下不超过三千,养护二三百不超过八百。这里有钱没处花的除外(文章转自
汽车用品网)。
资讯来源:
http://www.ekin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