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是位于南亚的一处风景优美的深山小王国,是古代亚洲的交通要冲,也是商旅和朝圣者来往印度、中国西藏、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尼泊尔自古代以来就能适应甚至容纳远地而来的新民族、新观念和新宗教。事实上,尼泊尔拥有的三十多个民族,各自有独特的言语、文化和宗教,他们和平共处,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的国家。
尼泊尔人口有拉伊、林布、苏努瓦尔、达芒、马嘉尔、古隆、谢尔巴、尼瓦尔、塔鲁等30多个民族,概括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类是原本已定居在尼泊尔的土著民族,他们早期已定居在尼泊尔,语言都属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体形属蒙古人种,信奉佛教和苯教;第二类是中国西藏的移民,他们从中国西藏进入,保持着中国藏族的语言和文化,尼泊尔人称之为菩提亚人(Bhotia);第三类是从印度来的移民,他们多属印度婆罗门的王公**和武士阶层,进入尼泊尔后很快就成为统治者,因与土著居民集居共处了许多代,体形和语言都有了变化,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印欧语系,和高加索人种的体形特点。
尼泊尔人对宗教是十分虔诚的,在佛教和印度教的长期熏陶影响下,现今大部分尼泊尔人所信奉的印度教都充满佛家思想,而在印度教庙内也含有许多佛像。诸教神像的雕刻,有的面貌狰狞,有的眼观八方、善察人心,也有大胆描述男女交欢勾合以考验人性的庙宇浮雕,加上他们的寺庙建筑独特,雕塑充满艺术感,使每一位外来的游客都永生难忘。
受印度教种姓阶级(Caste)观念影响,尼泊尔社会迄今仍存在婆罗门(Brahman)、刹帝利(Chhetri)、吠舍(Vaisya)、首陀罗(Sudra)和贱民等家庭地位区分。种姓制度严格规范尼泊尔人的社交、婚姻、工作、饮食等日常生活习俗,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尼泊尔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已逐渐打破了阶级的意识和规范,但对于绝大部分尼泊尔人来说,种性观念还是一项牢不可破的传统。
尼泊尔是世界**登山活动中心之一。在尼泊尔境内和中尼、尼锡边境上耸立着8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闻名世界的珠穆朗玛峰就位于中尼边界(尼泊尔一方叫“萨迦-玛塔”)。雪峰突兀的高寒胜景,吸引着世界各国大批的游客和登山健儿。
精致美食
在尼泊尔,“吃”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在加德满都,各国餐馆林立,除地道的尼泊尔餐饮外,还可以品尝到来自印度、中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各国的美食,其中又以欧洲美食最为流行。而在一些所谓**的四、五**大酒店内,享受一顿异国风味的美食,亦只不过数百尼泊尔卢比,确实相当便宜。
尼泊尔本身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特殊风格的烹饪,尼泊尔菜只是印度地方性烹调的变化而已,其中还包括一些中国西藏改变而来的饮食。大米是尼泊尔人的主食,山区人民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小米和荞麦。富裕人家**四餐,普通人家一日两餐,而且饭食比较简单。多数情形下,一顿标准的尼泊尔餐包括一碗内容不详的菜汤、米饭和咖喱味道浓重的蔬菜和肉块。尼泊尔人喜欢吃薄饼、土豆、青菜和羊肉,爱喝牛奶和茶。吃饭时,每人一个盘子,盛放主食和蔬菜,用手抓着吃。
尼泊尔人平常很难得吃到肉,只有有钱人家才经常吃得起猪肉、羊肉和鸡肉。在这个视牛为圣物的印度教王国里,牛肉是不准吃的,因为在印度教里牛是湿婆神的使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尼泊尔人爱吃甜的和具香味的点心,像是从糖浆里捞出来一样,例如桔雷比(ielebi)和莱杜(laddu)。饭后的奶茶是用红茶煮成的,再加上牛奶或羊奶,有的还会加入一点儿生姜。
产自谷地低海拔的水果在加德满都处处可见,价钱对游客而言非常便宜,但别忘记一定要经过冲洗之后再吃,以免得痢疾,得不偿失。
尼泊尔有些地方已经发展出具有地方性色彩的食品。雪巴人现在以马铃薯维生,雪巴乡间引进的马铃薯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或烘或煮,花样多变。更精致一点的吃法是将生马铃薯去皮和佐料一起捣搅,放到热石板上像个大煎饼一样来烤,然后配新鲜干酪一起吃。中国西藏料理在尼泊尔山区广为流传,当然在加德满都也吃得到。
深圳出发去尼泊尔旅游,台湾旅游,就选全国百强深圳旅行社,深圳市口岸中国旅行社!
资讯来源:
http://www.sztrave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