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PDM系统在不同行业内实施,面临着不同的行业背景与需求,实施利用后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与需求,因此用户的需求变化几乎是必然的。PDM系统的需求变化主要原因有:
(1)由于PDM系统开发方一般是一软件极其相关专业,而客户方是的业务是千差万别的,那么软件方开发出来的系统一般都是解决共性的行业问题。开发方和客户方掌握的需求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错位,为后期的需求变化留下了隐患。
(2)企业的发展引起需求的变化,是最主要的原因。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进一步引发对PDM系统需求的变化。
(3)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影响到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的各种标准、流程等都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PDM系统的需求不明确,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PDM系统的需求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传统的需求工程很难准确获取需求,定义需求,以及对需求变更管理。对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需求变化无能为力,只能依靠专业开发人员去实现,这样就导致维护成本极高,对系统的维护次数越多,最终可能导致系统不可用。
二、信息系统设计方法综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PDM系统无法适应需求的变化是目前该类产品的通病。要深入解决问题,不惜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传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2.1结构化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2.2原型法
原型法一开始在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支持下,给出一个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的系统。
2.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通过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整理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上一步整理的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
三、传统PDM系统设计方法
传统的PDM系统采用结构,对后台数据库进行频繁的读取和操作,限制共享服务器的性能。没有合理固定的产品升级路线图,属于一次性软件开发产品。客户的需求完全取决于厂商的软件开发,为了适应客户需求而进行了一次性产品开发的过程。
而且系统整体上缺乏系统性的架构,系统的易用性不够友好。因此缺乏厂商支持导致无法实施。
四、PDM系统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如果要解决PDM系统无法适应需求的变化的问题,必须从PDM系统设计方法上进行改进与革新,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从上述PDM系统设计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系统设计方法必须满足以下需求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3.1系统可配置性强
目前市场上的PDM系统提供的系统功能大都是可以配置的,基本上把能够配置的一些功能都剥离出来形成专门的系统后台管理,提供相关配置项即能够进行业务规则的改变与适应。如工作流模版、生命周期模版、类型和属性自定义等。行业内部**的厂商已经在这一步上走在了前面,提供了大量可配置的功能。但是目前对于系统整体的业务逻辑的可配置性和适应性还不是太强,所以在企业内部还有大量的基于PDM系统的需求二次开发的人员,其业务功能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人员,很多现实中业务功能实现受限于二次开发的技术水平。
一个真正配置性较强的系统应该能够实时适应的方式满足现有的系统业务逻辑上的更改,满足率至少达到80%以上。另外可以通过弱版本升级的方式,每次升级版本时通过程序增配包,新的数据库表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变革,防止由于版本升级工作造成大量的修改旧API和数据迁移验证的工作量。
3.2系统开箱即用
目前市场的PDM系统绝大多数PDM系统并未真正达到完全的“开箱即用”的程度,大多数需要专业的第三方顾问公司的协助进行相关系统的安装、调试与适应企业内部的流程,这样也造成了企业实施PDM系统的难度与成本。这也是大型PDM系统没有在中小企业不能真正使用起来的原因。
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开箱即用不仅仅只功能上的开箱即用,系统本身的实施难度也是开箱即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软件厂商能够从软件层面降低软件的实施难度,PDM市场将会是一片光明的前景。
3.3系统的强生命周期
目前PDM厂商的升级大多数都是基于盈利上的考量和设计,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创新的力度体现不大。所以PDM系统与实际的应用环境存在一些差异,行业内的**实践也并非完全适合某个具体的企业。
软件厂商如果将软件设计为平台性软件,通过维护软件的基础设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针对具体细分垂直领域的创新由个人***或者是软件实施公司统一在平台上进行创新开发和优化,甚至可以形成一些有偿或者免费的增值服务等,这样软件厂商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上的拓展或者系统底层优化等。针对细分市场都是百花齐放,那么系统的生命周期将会非常强壮。
五、结束语
因此我们将这种开发方法称为“自组织”的设计方法。通过软件平台的思想,将软件***个人和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互惠互利的闭环管理。这将会是未来软件设计方法上的趋势。
更多资讯详情:中国数字化企业网PDM专区(articles.e-works.net.cn/pdm/)
资讯来源:http://articles.e-works.net.cn/pd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