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过制造业的发展问题系列,今天继续谈谈制造业的一个分支,就是技工贸结合的新商业模式。
我们暂且先命名为:轻型集成制造商业群。
1.制造业天生的问题是重资产,也就是资产流动性差、回报率偏低。
从资本结构上可以改善的方式,就是通过融资租赁,将固化的资本进行证券化处理,从而减轻债务利息的压力。
但是,按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契约理论”,债务利息压力,是对管理层有较强压力的,有利于公司的治理。
对于制造业来说,固定资产,也就是生产线,是技术、工艺和质量等的集成能力,因此固定资产的回报率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制造业的核心能力的表征。
2.制造业的生命在于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
什么是创造性地满足?
制造业的产线确定后,产品的形态就已经确定了。一味地保证产品质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发现用户的不满,及时修正我们的产品形态,调整满足用户需求的策略。
大部分的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正和调整。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会改变整个市场。
3.制造业的产品销售,是一种专业化的销售,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销售。建立起用户长期的忠诚度,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技术层面的营销,甚至于战略层面的营销。
因此,轻资产、集成新技术新工艺、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就是我们所构想的这个商业模式。
具体说,就是双层至三层的架构,最上层是集成用户资源和研发资源,形成一个研发与用户直接对接的通道;第二层是分散制造和加工,在德国人的工业4.0中,其实就是要把3.0的集中制造转化为分散的个性化制造,从而实现与各种用户需求想适应的智能化;第三层是一种补充,对于分散的各个制造点,形成协同效应。
换一个思路看,**层直接形成产品的**形态,可以让资本看到未来的前途。第二层是成本控制的中心,也是质量保证的中心。第三层是演化,派生。
传统的制造业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慢慢完善的,现今的制造业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是总体经济处于低潮,二是制造业没有和互联网紧密相连。
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把有形的集中,变成更**(低成本、快速反应)的无形的集中(分散化),依靠内在的逻辑,通过网络进行互联,从而极大地提升智能化的水平。
更多制造业的新闻资讯尽在http://www.e-works.net.cn/
资讯来源:http://www.e-works.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