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对于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大的。科研工作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贡献,很大程度都是通过科研评价来评定的。全球科研评价指数都于世界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非常关注的话题。全球科研评价指数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会影响到根据这个全球科研评价指数来给出科研机构排名结果的可信度,以及是否值得国际讨论科研贡献拿来参考。中国**全球科研评价指数“π指数”,受到新闻媒体关注,也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π指数”的出现,引来不少热议。
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指数
“π指数来了”!这不是一个数学新发现,而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昨天(19日)下午正式发布的“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指数”,据了解,这样的科研评价指数在国内尚属**。
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衡量科研机构的科研产出方面,中国**自主研发的评价办法—— 指数(PI,Productivity Index),9月19日在上海正式发布。
该指数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研发,多位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学科专家、文献情报与科技期刊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参与其中,600多位科研人员接受了线上调研。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介绍,“ 指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遴选了119种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科技期刊作为评价数据来源,综合了论文作者实际贡献和期刊影响力,希望能客观评价领域内科研机构的科研产出、质量和贡献。
“‘兀指数’的计算中,最关键的是加入了更大的同行评议的权重。”于建荣说,在研发“兀指数”过程中,团队听取了大量专家意见,在综合考虑期刊影响力的同时,尽量凸显论文本身的质量,同时突出论文主要贡献者 (**作者和通讯作者) 的权重,“我们借鉴了一些生命科学领域数据库的同行评议的方式,由专家根据期刊在本领域的影响力进行打分,并以此为参数遴选入围期刊。”
为何要研发中国自己的科研评估体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副主任、《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 )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告诉澎湃新闻,虽然国外已经有多个评价科研产出的评价办法,但中国需要慢慢形成自己的科研评估体系。
“为什么不发布我们自己的科研评价指数?”两年多前,我国**分子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恩多提出的这个建议,让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心动。
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等对科研评价影响的负面效应,正不断显现。一方面,“中国SCI论文数世界第二”“高质量论文贡献中国仅次于美国”等来自国际权威机构的统计信息,让人滋长出一种错觉———中国科研实力离世界**不远了;另一方面,在科研考核上,数SCI论文、算影响因子逐渐成为僵化的教条,有些科研人员也从中寻找“漏洞”,为完成指标而“注水”。
林其谁说,在约20年前引入SCI等科研评价指数,的确为中国科研接轨世界的破冰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个历史阶段已经过去,中国需要探索新的科研评价方式,对自身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进行更客观的评估。
2016年度的《“ 指数”——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报告
基于2015年的期刊数据,该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的《“ 指数”——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报告。
该报告显示,在全球“ 指数”**的100的机构中,美国机构共48个,其次为英国10个,法国8个,德国6个,澳大利亚与瑞士、荷兰同为4个,中国、加拿大和日本同为3个。
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指数出现,让科研人员可以更加清晰本国科研发展与其他科研先进国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为科研人员提个醒,不要满足于目前的科研发展,要认清本国科研发展情况,把科研实干做到更好,不要为了完成一些国际指标数,做一些伪科研。
中国**全球科研评价指数“π指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开始,让中国科研评价开始进行本土探索,根据自身科研特征,追求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中国科研的评价体制,让世界看到中国科研评价也有自己独到见解,正在为国际科研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科研评价体制不仅关系到科研工作自身的工作,也会影响到科研管理的改革,也会引起一些科研管理的反思和改进。
资讯来源:http://www.toyok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