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制造业,似乎已经走到了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要么继续向前走进一个死胡同,要么转向去进行转型。“人有我有”的制造业,想要破开局面,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的引导。
大量“大路货”充斥市场,工厂的生产线也维持着几年前的模样,**更换的,可能只有在一旁忙碌的工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些企业仍保持着原来的“节奏”。
然而,新的市场和新的用户,对于制造业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的企业,正在一个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制造业企业在恍然之中,就需要面对一个抉择:变还是不变?
过往的荣耀并不能为未来带来什么,作为“庞然大物”的海尔,却走上了“创新”的前沿。用“智能制造”和“个人定制”改造工厂的生产线,从以前的追求规模转变为追求“个性”。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缪荣说过,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制造业明显还是大而不强。在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创新仍是重中之重。
但这种创新,不是从以前的“大家都有”变成“人有我有”这种一窝而上的模仿。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特征,在制造业的细化上,产品与用户的贴合,也引出了无数的差异点。
这些差异点,正是创新所要重视的关键所在!
差异,不仅在行业之间存在,行业中的一些细小分类,同样存在差异。而“人有我有”的尴尬,在细小分类中体现得尤为****。
“价格战”让许多企业身心疲惫,而销售渠道也因为日益饱和的市场,陷入利润下滑的困境之中。创新,不仅仅是对于企业而言,作为销售渠道,也需要在创新的领域多花一点心思。
研发和技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并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不仅需要大额的投入,随时波动的市场,让未来变得并非那么美好。一窝蜂地跟着政策走,去追“互联网+”的风口,也未必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创新,并非需要轰轰烈烈,或者满城皆知。从用户入手,从自身的条件入手,去改变一些东西,改造一些东西,就是最基本的创新。
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或者用户反馈,收集自身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预测用户需求的变化,从而有针对地对产品进行改良。同时,积极去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如电子商务平台,适应新的互联网交易环境。
作为企业产品的区域代理或终端销售商,同样不能只局限于“卖产品”。在价格战谁也玩不起的今天,差异化是吸引顾客的常用手段。坚持自己的传统,保持自己的长处,很多时候会有奇效。如五金销售,不盲目追求“高大上”,而是保证维修和售卖一体,吸引更多的客户光临,让客户没有后顾之忧。
“人有我有”的困局,并非只有一往无前才能破开,有时候原地等待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更多制造业的新闻资讯尽在http://www.e-works.net.cn/
资讯来源:http://www.e-works.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