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启动了强国之梦的战略。30年前,我国企业家如果有机会接触发达国家的工业战略构想,就会发现要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都很困难,简直“望尘莫及”。
如今,我国在工业领域的重大战略已经能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室操戈”,这就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仔细研究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系统了解国家政策层面、专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等各类专家的论述和观点,再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挑战也有愿景。总体上看,尽管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短板,但战略上的进步不可轻视,“转型”要在“互联网+”、信息化等it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
认清转型任务
制造业转型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挑战也很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央企,同时也面临一些自身独特的问题,如业务转型、管理转型和动力转型。前两个转型还好理解,在动力转型方面则会遇到困难。一些企业在理解“互联网+”“新一代it技术”等概念时,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存在严重不足。
中国制造2025重点是研究前端企业的未来战略,但是央企依发展程度也有先进与中层之分,先进企业如国家电网,主导****的能源互联网,立在行业发展前端。中间层包括中石化、中钢这样的传统企业,如果是按照传统的产业升级转型还好理解,但是提到it与传统企业的关系,则不容易被这类企业接受。
相比信息化,很多企业更熟悉数字化,信息化与数字化是两码事。从信息化角度看,现在许多传统企业仍处于1.0或2.0水平,很多企业经历过设备、运营、设计、供应链、企业工料定额数字化的过程,这是信息化的基础,但要利用信息化创新并不容易。就像“智能化”这一概念非常热,好像中国很快就会诞生很多智能化企业,这并不现实。有专家提出了“三不”观点: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时搞智能化。
因此当前许多企业陷入“不转型等死、乱转型找死”的焦虑期,但是也要认识到,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转型任务。而且,转型是分层次的,一定要搞清自身企业所处的转型类型,有的放矢。
加快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涉及企业形态、业态和重大结构变化,对于信息化来说应聚焦如何掌握和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创新发展,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十几年前,根据国资委“做大做强”的战略部署,央企纷纷开展转型,很多工业型央企的转型主题大多围绕“实业化”和“国际化”展开。中钢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了“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系统集成和综合配套服务”,组建了贸易、物流、工程、科技等产业,为钢铁企业进行前端资源开发、后端产品服务、中间提供装备和原料服务等,既有企业战略,也有信息化战略。这在当时受到国家各部委的支持,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如今,中钢这类传统企业该如何转型?转向何方?钢铁已经进入拐点,正经历市场低潮期,将来或许不再有增量机会了,去规模、挤泡沫将是很多同质化企业未来长时期内的任务。
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三低一高”的新常态(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高环保压力),企业发展模式不得不进行彻底的转变。在企业层面,发展遇到了很多困境。
按照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要求,传统企业目前的战略转型**的挑战是能否掌握和利用“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一般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传统企业借助信息技术自我融合创新,成为新型的企业,比如海尔,但这种变革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机制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成为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型企业,比如五矿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其经营的电商3个月就上线了;三是互联网企业借助新一代it技术带来创新机遇,一些传统企业和产业将被颠覆。
转变思维方式
当下,为谋发展,传统企业已经也必须将信息化作为使命来完成。注重业务转型的企业主要任务是调整产业结构,信息化的使命则是构建产业生态链,企业要考量自身的体制、竞争力、供应链和营销网络是否与当前的规模相符。
商业模式转型在企业之间最为活跃,信息化使命就是要推动电子商务和o2o的发展。现在许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研究和探索,钢铁电商正在追求从“企业平台”向“产业平台”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平台,而互联网三个特征即***、去中心化、分布式,分别颠覆了三个古典管理理论(包括韦伯的科层管理、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在管理转型方面,信息化的使命是如何推进组织变革和利用大数据与应用。
企业转型中当然还有信息化转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方式将会发生转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单纯用it驱动并不现实,所以要将信息技术的动力转变成业务需求才能具备可操作性。或者,应该是it新技术应用与业务转型共同“融合驱动”。
传统企业现在遇到一些新问题,国家提出的两化融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等发展方向,企业要如何配合。这些新战略涉及面广泛,需要企业发展、投资、运营、科技、信息等管理部门的参与。因此,从信息化需求转变角度看,企业要在战略维度、转型维度、决策维度和管理职能维度等方面转变思维方式;在信息化建设角度,要从信息技术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上转变思维方式。
更多制造业的新闻资讯尽在http://www.e-works.net.cn/
资讯来源:http://www.e-works.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