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
加工中心
描述,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
背景
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加工设备,加工中心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其中, 对于加工中心而言,其主轴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在加工中心高速转动以完成切削加工的过 程中,主轴温度会升高,且随着转速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越明显;当大量热量积聚于主轴时, 主轴会发生严重的热变形,这会严重地影响主轴的回转精度,进而影响加工中心的加工精
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该应用于加工中心 的主轴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地避免热量积聚,即可**地保证回转精度以及加工中心 的加工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应用于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包括有回转轴体,回转轴体下端部的中心位置 开设有朝下开口且呈扩口状的刀柄安装孔,回转轴体配装有轴体外壳,轴体外壳的芯部开 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套装孔,回转轴体嵌装于轴体外壳的套装孔内且回转轴体与套装孔同 轴布置,回转轴体的上端部延伸至轴体外壳的上端侧,回转轴体的下端部延伸至轴体外壳 的下端侧;
轴体外壳的上端侧装设有轴体上端盖,轴体外壳的下端侧装设有轴体下端盖,轴 体上端盖对应回转轴体的上端部开设有上端盖套装孔,轴体下端盖对应回转轴体的下端部 开设有下端盖套装孔,回转轴体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上端盖套装孔内且延伸至轴 体上端盖的上端侧,回转轴体的下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下端盖套装孔内且延伸至轴体 下端盖的下端侧,轴体上端盖螺装于轴体外壳的上端面,轴体下端盖螺装于轴体外壳的下 端面;
轴体外壳的套装孔内嵌装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且分别套装于回转轴体的上轴承 组、套筒组以及下轴承组,上轴承组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角接触球轴承以及位于** 上角接触球轴承下端侧的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套筒组包括有内套筒以及位于内套筒外围 的外套筒,下轴承组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下角接触球轴承以及位于**下角接触球轴承 下端侧的第二下角接触球轴承,内套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二上角接触球 轴承的内圈以及**下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触接,外套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相应侧 的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以及**下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触接;
轴体外壳于套装孔的外围开设有至少三个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 布置的通孔,轴体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上环形槽,轴体外壳的下端面开设有呈 圆环状的下环形槽,各通孔的上端部分别与上环形槽连通,各通孔的下端部分别与下环形槽连通,轴体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上环形槽连通的进液孔,轴体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与 下环形槽连通的出液孔,进液孔配装有进液嘴,出液孔配装有出液嘴;
轴体外壳的上端面于上环形槽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上卡装槽,轴 体外壳的下端面于下环形槽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下卡装槽,各上卡装槽内 分别嵌装有上密封胶圈,各下卡装槽内分别嵌装有下密封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 其包括回转轴体、轴体外壳、轴体上端盖、轴体下端盖、上轴承组、下轴承组以及套筒组,回 转轴体嵌装于轴体外壳的套装孔内,回转轴体上端部嵌装于轴体上端盖的上端盖套装孔 内,回转轴体下端部嵌装于轴体下端盖的下端盖套装孔内,上轴承组、套筒组、下轴承组依 次套装于回转轴体,上轴承组包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套筒组包括内、外套筒,下轴承 组包括**、二下角接触球轴承,轴体外壳于套装孔外围开设通孔,轴体外壳上端面开设上 环形槽,轴体外壳下端面开设下环形槽,各通孔上端部分别与上环形槽连通,各通孔下端部 分别与下环形槽连通,上环形槽开设进液孔,下环形槽开设出液孔,进液孔配装进液嘴,出 液孔配装出液嘴,轴体外壳上端面于上环形槽外、内侧分别开设上卡装槽,轴体外壳下端面 于下环形槽外、内侧分别开设下卡装槽,各上卡装槽内分别嵌装上密封胶圈,各下卡装槽内 分别嵌装下密封胶圈。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且能够**地避免热 量积聚的优点,即可**地保证回转精度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
实施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加工中心的主轴结构,包括有回转轴体1,回转轴体1下端 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朝下开口且呈扩口状的刀柄安装孔11,回转轴体1配装有轴体外壳2, 轴体外壳2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套装孔21,回转轴体1嵌装于轴体外壳2的套装 孔21内且回转轴体1与套装孔21同轴布置,回转轴体1的上端部延伸至轴体外壳2的上 端侧,回转轴体1的下端部延伸至轴体外壳2的下端侧。
其中,轴体外壳2的上端侧装设有轴体上端盖3,轴体外壳2的下端侧装设有轴体 下端盖4,轴体上端盖3对应回转轴体1的上端部开设有上端盖套装孔31,轴体下端盖4对 应回转轴体1的下端部开设有下端盖套装孔41,回转轴体1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 上端盖套装孔31内且延伸至轴体上端盖3的上端侧,回转轴体1的下端部可相对转动地嵌 装于下端盖套装孔41内且延伸至轴体下端盖4的下端侧,轴体上端盖3螺装于轴体外壳2 的上端面,轴体下端盖4螺装于轴体外壳2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轴体外壳2的套装孔21内嵌装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且分别套装于回转 轴体1的上轴承组5、套筒组6以及下轴承组7,上轴承组5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角接 触球轴承51以及位于**上角接触球轴承51下端侧的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52,套筒组6 包括有内套筒61以及位于内套筒61外围的外套筒62,下轴承组7包括有正对布置的** 下角接触球轴承71以及位于**下角接触球轴承71下端侧的第二下角接触球轴承72,内 套筒6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二上角接触球轴承52的内圈以及**下角接 触球轴承71的内圈触接,外套筒6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二上角接触球轴 承52的外圈以及**下角接触球轴承71的外圈触接。
更进一步的,轴体外壳2于套装孔21的外围开设有至少三个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圆 周环状均匀间隔布置的通孔22,轴体外壳2的上端面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上环形槽23,轴体 外壳2的下端面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下环形槽24,各通孔22的上端部分别与上环形槽23连 通,各通孔22的下端部分别与下环形槽24连通,轴体外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上环形槽23 连通的进液孔25,轴体外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下环形槽24连通的出液孔26,进液孔25 配装有进液嘴81,出液孔26配装有出液嘴82。
另外,轴体外壳2的上端面于上环形槽23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上 卡装槽27,轴体外壳2的下端面于下环形槽24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开设有呈圆环状的下卡装 槽28,各上卡装槽27内分别嵌装有上密封胶圈91,各下卡装槽28内分别嵌装有下密封胶 圈92。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两个上卡装槽27内的上密封胶圈91用于实现对上环 形槽23进行防漏密封,两个下卡装槽28内的下密封胶圈92用于实现对下环形槽24进行 防漏密封;工作时,上环形槽23的进液孔25所配置的进液嘴81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由进 液孔25而进入至上环形槽23内,上环形槽23内的冷却液再通过各通孔22而流入至下环 形槽24内,下环形槽24内的冷却液最终依次经由出液孔26、出液嘴82而排出轴体外壳2 ; 冷却液按照上述方式流经轴体外壳2,回转轴体1高速转动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轴体外壳 2后可被冷却液快速地带走,进而可**地防止回转轴体1因热量积聚而发生热变形,即可 **地保证回转轴体1的回转精度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且能够**地避免热量积聚的优点,即可**地保证回转精度以及
加工中心
的加工精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实施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资讯来源:
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