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来癌症发病率的居高不下,年轻化愈发明显,催生出一批不小的“恐癌族”,为了预**症,不少人把体检当做了“家常便饭”,号称“几滴血就能查近10种癌症”的高价体检项目说做就做,PET/CT更是让一些人当做寻常体检筛查项目。专家表示,上面的两种都是“过度”**的体现,预**症做好体检相当重要,但不是滥用体检项目,反而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几滴血就能查近10种癌症”太夸张、PET/CT不是什么人都能选
有不少高端体检机构宣传“几滴血就能查近10种癌症”,吸引不少市民前去体检筛查,专家表示,其实这就是基础的肿瘤标志物筛查,目前最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筛查为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此外还有一些针对特别各别癌症的肿瘤标志物,但是无论是哪种肿瘤标志物异常,都不一定是由癌症引起,并不能单独作为肿瘤的诊断依据。反而会造成市民过度担心,心情抑郁。
专家建议,如果肿瘤标志物升高,在短期内可每月坚持做一个血液坚持,观察是否持续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做全身性的影像学检查,如何有高有低,则3-6个月在做一次全身检查。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吹嘘PET/CT为查癌“金标准”,建议市民花费近万元做次筛查,专家表示,PET/CT的真正作用不在于筛查,而是对于已经确诊患有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期分型、或对治疗肿瘤后的患者是否出现复发、转移进行判断。普通市民并不建议在**体检中选择这个项目,因为它具体一定的辐射风险。
应如何选择合适的**体检?
专家提醒,普通市民可每年做一次**体检,而高危人群则需半年一次,哪些是高危人群?一般建议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患癌的,也就是常说的有肿瘤家族史的人;与癌症有关的疾病人群,例如长期患有慢性胃炎、子宫颈炎、乙型肝炎、皮肤溃疡的患者;有不良嗜好的人群:长期吸烟、喝酒、喜欢过烫食物的人;职业易感人群:长期接触医用或工业用辐照、长期接触石棉、玻璃丝等。
一般建议男性在30岁起,就要开始关注肝脏B超、AFP等检查。40岁起,要关注肺癌的早期筛查,增加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45岁以后,有消化道肿瘤筛查,可以考虑增加胃镜和肠镜的检查。50岁以后要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
而女性从20岁起,要关注乳腺和子宫的体格检查,30岁以后的女性**体检要常规进行乳腺B超、HPV、宫颈薄层液基学检查,当然还有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影像学检查。40岁以后增加乳腺钼靶的检查,50岁以后可以考虑增加肺低剂量的螺旋CT和胃、肠镜检查。
杭州武警医院http://yyk.99.com.cn/hangzhou/102881/
资讯来源:99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