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塑胶停车场车库地坪施工队 400-0709-910(请拨打400-0709-910电话,永坚地坪公司)
透水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的特点
A组配合比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随龄期的增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透水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快,7~28d龄期内增长幅度不大。在A组的不同胶结材用量的3个配合比中,抗压强度3d达到28d的44%~49%,7d达到28d的81%~85%;抗折强度3d达到28d的43%~59%,7d达到28d的71%~99%,胶结材用量小的B3组抗折强度增长率明显低于胶结材用量大的B1组。
可见透水混凝土7d后强度增长的幅度有限,实际上胶结材的强度7d后还是有相当增长幅度,只是没有表现为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透水混凝土强度的这一特性主要是由于它的多孔结构所致,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因为这种混凝土的承载主要靠骨料之间的胶结层,而受压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薄弱环节-孔隙,也可以视为结构缺陷,这种胶结层和缺陷决定了承载极限,所以,在7d后的龄期,虽然胶结材的强度增长,却不能充分弥补结构缺陷对强度的削弱作用,因而表现为混凝土强度无明显增长。
2.2透水混凝土强度随孔隙率的变化
透水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孔隙率变化的情况。抗折强度较抗压强度下降的相对幅度更大,孔隙率由8%到25%,抗压强度约下降了36%,抗折强度约下降了54.6%。可见由于胶结材用量减少而产生的孔隙率的增加对抗折强度的负面影响更大。
2.3砂率对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可以看出,当砂率为12%、胶结材用量为228kg时(B2组),尽管胶结材减少,强度却比砂率为6%、胶结材用量为289kg的B1组抗压强度提高了17%,劈裂强度也略有提高。这可以认为在胶结材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即使增加砂用量,骨料表面也能被充分包裹,颗粒之间仍能够形成较强的胶结层,同时砂用量的增加也提高了混凝土整体的刚度,强度得以提高。但砂率增加到20%时,强度又转为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胶结材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同时为保证孔隙率不变增加了砂用量,胶结材相对于粗细骨料颗粒的总表面积来说相对较少,不足以在粗细骨料颗粒之间形成足够厚的胶结层,使混凝土内部的胶结性能降低所致,可见胶结材用量和砂率有最合适的匹配关系,这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值得参考。
2.4无砂透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塑性与早期收缩的比较混凝土裂缝一般可分为伸缩缝、施工缝、温度应力裂缝。
1.1.伸缩缝:根据结构布置、地质条件及施工布置,施工强度等在结构物中设置的横向缝,为满足结构变形的要求,缝面间一般不应有刚性填充物。 因伸缩缝需满足整体建筑物的应力变化,所以对于伸缩缝处理需用弹性材质,外面铺设金属板材进行保护。
1.2.施工缝:
1.3.温度应力裂缝:在混凝土中出现最多的裂缝就是温度应力裂缝,施工过程中由于基础温差和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或由于其它原因产生的应力释放等是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温度应力裂缝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温度应力裂缝又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通裂缝三种。在一定条件下,表面裂缝会发展成深层裂缝,深层裂缝也会发展成贯穿裂缝,因此若不及时对裂缝进行修复,将会直接影响到环氧地坪的装饰效果。
1.3.1.混凝土表面裂痕的原因包括: * 含水量的变化 * 温度 * 载荷及支承条件引起的变形 * 接缝处理 所有这些原因主要源于混凝土内部的位移;若不做处理,表面裂缝将会进一步增加。虽然这种裂缝很少会影响到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整体性,但它影响外观。而且,可能还会导致其它问题和麻烦的发生(主要取决于裂缝的长短、宽窄、位移及变形)。
1.3.1.1.细裂缝(网状、龟裂状) 细裂缝发生在表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网络状。裂缝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mm,常见于硬结的,金属镘抹表面或潮湿的表面。典型的裂缝呈六边型,通常在早期形成。虽然细裂缝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不影响其耐久性和耐磨性,但它十分显眼,影响美观。
1.3.1.2.塑性收缩开裂 这类裂缝出现在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作抹面处理时,或抹面处理后不久。这种裂缝的间距一般大至1m,平行排列(或呈鸡爪状),深12mm,很少扩展至周边。与龟裂类似,塑性收缩裂纹很少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但影响美观。多数情况下,这种形式的开裂是由于表面水分的蒸发超过了表面水分的析出,当表面收缩时,内部的混凝土体积仍保持不变。
1.3.2.混凝土温度应力深层裂缝和贯通裂缝同属结构破坏裂缝,表层修补基本作用不大。 上述提到的三种裂缝形式,伸缩缝和施工缝是为满足混凝土应力变化而人为设置的,温度应力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本身应力变化而产生的。
资讯来源:<联系电话:400-0709-910>
|